央广网北京8月16日消息(记者杨昶)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报道,近日,一段“贵州导游怒斥当地酒店价格疯涨”的视频引发热议。有不少网友随之贴出近期贵州一些酒店的价格截图,有的“精品酒店”价格上千元,一些“高档型酒店”价格上万元。8月5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醒告诫函,要求各住宿业、第三方平台经营者积极自查整改,自觉维护价格秩序。
然而,在贵州出现的酒店涨价并非偶然现象。随着市场复苏、文旅爆发,消费者出行需求持续增长,进入暑期出行旺季以来,不少游客表示,全国各热门旅游城市的酒店“更贵了”“更难订了”。近期全国酒店价格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酒店价格波动背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未来酒店行业的布局会有什么变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特别策划“行业洞察”,对话头部在线旅游平台公共事务高级经理刘婷、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生导师赵晨。
对于酒店行业价格波动的整体情况,国内某头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公共事务高级经理刘婷根据平台大数据指出,相较于2023年,今年热门城市的酒店价格同比降低了10%左右,一些消费者口中的“酒店比之前来时涨价了”,其价格参照系可能是疫情前。对于这种感知错位,刘婷也承认,虽然今年酒店行业的整体供给是在恢复中的,但现在的旅游市场相较于2019年确有落后,因此供给端仍待继续恢复。“不只是酒店,这几年我们其实也流失了很多供应商,供应链的完全恢复确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刘婷从供求关系角度对近期四五线城市酒店价格上涨原因进行了分析。她强调,今年暑期县域旅游受到广泛欢迎,这一旅游的新特点使得酒店价格普遍下降的大环境下,四五线城市的酒店均价与去年暑假基本持平,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明显涨幅。
此外,暑期这一特定节点下部分新兴或小规模的酒店价格也有所上涨。于此,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硕士生导师赵晨从酒店经营的特性切入,为涨价背后的合理逻辑进行了专业解释:首先,因酒店面临长期固定的成本,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在旺季把成本赚回,旺季酒店价格上涨是商业规律;其次,酒店管理相对复杂,涉及多种资产的日常维护和人员管理等,新兴的或者小规模的酒店很容易失去价格控制能力甚至易主,抗风险能力低也导致经营者更易短视,这也解释了为何“乱涨价”投诉的重灾区是小连锁酒店和个体民宿。
虽然部分酒店是遵循旅游旺季住宿资源供不应求的逻辑涨价,但涨价不是没有限度的,更不是仅以供求关系作为唯一考量,价格秩序需要各住宿业、第三方平台经营者、监管方乃至消费者共同维护。涨价涨多少算合理?价格波动的周期如何?这些问题不光关系着每位消费者的体验,更是酒店业、旅游业行稳致远的基础。
赵晨虽然认同酒店涨价的合理性,但也并不否认一些酒店涨价幅度超出合理区间星空体育下载。他表示:“要去看在同一个区域的、同等级的大连锁品牌的价格变化,因为这些酒店大多是上市公司,受到行业、证监会、舆情等监管,不合理定价带来的损失更多,因此这类酒店的价格变化可以作为相对科学的参照。”
而跳出暑期旅游旺季这一特殊时间段,谈到酒店涨价会否成为日常和长期现象,赵晨从出游需求类型、人口出生潮两个角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指出:“2022年底,线上酒店住宿消费者的出游类型中商务出差占23%,到了2023至2024年,商务需求的占比达到了60%,平时房价贵可能是商务、会展等在拉动。”此外,抛开供求关系不匹配的情况,赵晨认为酒店涨价的现象可能会长期出现,因为中国近10年的人口出生最高波段是2011年至2017年,这些孩子正在出行的年纪,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成为出行主力军,酒店行业将受到庞大的家庭游群体的刺激和推动,供给侧很难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进行快速调整。
刘婷对四五线城市酒店涨价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认为中高档酒店在四五线城市和县域市场的加速布局,带动了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她对当地住宿业与旅游业等建设相辅相成、形成发展正循环持有乐观态度。“像这种交通便利,特别是靠近知名风景区的县城,将会是酒旅市场下一个比较重要的增长点。基础设施完善了之后,像今年我们看到的一些情况也许会得到改善。”
不管酒店价格波动会持续多久、产生多大的影响,经济型酒店的收缩已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行业趋势。无论是投资人还是酒店企业,都越来越偏好中高端酒店,各大酒店集团旗下经济型门店增长大幅放缓,甚至逐年减少。未来,消费者还能住到“经济”的经济型酒店吗?高性价比的市场空白谁来填补?
赵晨指出,“经济型”不能单从价位上判定,还要将酒店所在的城市空间点位纳入考量,其所带来的交通成本和机会成本,对很多到外地“旅游”而非在酒店“度假”的消费者而言更具价值。而极致性价比的服务,在赵晨看来,将更多由不追求短期高额回报的公寓和民宿来满足。
不过,消费者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也需要保持必要的警惕。刘婷提到,消费者在多个平台比价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一些私下交易的、价格极低的黑代理商,建议在正规平台预订酒店。赵晨也提醒,如果想要便于处理“乱涨价”等维权问题,尽可能通过线上OTA平台预订,在买卖双方之外增加平台提供的协调服务,也能通过第三方的监管和评价体系进行筛选。